服务热线
近期要闻
深耕细胞工程 服务人民健康
《科技日报》聚焦合肥高新区,中科普瑞昇世界规模最大细胞库成亮点
- 分类:近期要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4-30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科技日报》是1986年由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创办,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2019年4月29日起,《科技日报》推出“合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本源量子、中国声谷、中科普瑞昇等科技创新单位被报道。
《科技日报》聚焦合肥高新区,中科普瑞昇世界规模最大细胞库成亮点
【概要描述】《科技日报》是1986年由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创办,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2019年4月29日起,《科技日报》推出“合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本源量子、中国声谷、中科普瑞昇等科技创新单位被报道。
- 分类:近期要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4-30
- 访问量:0
《科技日报》是1986年由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联合创办,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2019年4月29日起,《科技日报》推出“合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本源量子、中国声谷、中科普瑞昇等科技创新单位被报道。
中科普瑞昇创新创业之路
中科院刘青松药物学研究团队应对中国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技术瓶颈和肿瘤中晚期病人无药可吃的巨大临床需求,从细胞工程技术出发,开发了BaF3激酶靶点工程细胞技术体系和可再生原代癌细胞技术体系。为了让这些技术能够尽快地解决行业性的问题,2015年7月,在中科院以及社会资本的支持下,成立了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新药研发和肿瘤患者精准用药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刘青松博士
世界规模最大BaF3癌症激酶靶点细胞库
中科普瑞昇公司利用基因编辑和逆转录病毒技术,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基于激酶靶点的BaF3工程细胞库,比美国的R&D system公司多75个细胞类型,比日本的Carna公司多102个细胞类型,并且是目前唯一拥有FLT3以及cKIT等细胞模型并能提供该类细胞检测服务的公司。目前已经为包括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恒瑞医药、正大天晴、东阳光制药、科伦药业、齐鲁制药、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等150多家单位提供了药物评价服务,填补了国内该技术体系的空白,解决了化合物国外寄送评价不方便、测试周期长、价格高等行业性问题。
从日本学成回国的年轻博士王伟目前负责BaF3激酶靶点库项目的完善和推广应用工作,在为新药研发单位提供药物临床前评价过程中,给王伟博士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通过BaF3激酶靶点库检测,帮助一家药物研发企业避免了百万级的经济损失。当时该企业的新型化合物正准备进行动物实验,在开始实验之前,王伟博士将客户的化合物在BaF3细胞体系上进行药效评价实验,试验结果却意外发现客户的候选化合物没有预期的生物学活性。当时王伟博士立刻组织研发小组进行重复性验证,并将信息反馈给客户,客户收到反馈信息后验证发现,所检测的化合物与目标化合物之间存在结构差异。客户后经优化生产工艺,重新合成了正确的目标化合物送检,实验顺利进行,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并成功发现一个潜在候选化合物。
肿瘤可再生原代癌细胞药敏检测技术
除了构建世界规模最大的BaF3工程细胞库,公司还构建了可再生肿瘤原代细胞库,首创了新型高通量体外药敏检测体系(HDS)。HDS检测技术体系可为复发/耐药/转移/难治的患者寻找可用药物,为首诊/初次治疗的患者排除无效药物,检测周期短,可同时筛选几十到上百种药物,目前可针对血液癌症、肺癌、胃癌、卵巢癌、肝癌、乳腺癌等肿瘤患者提供检测服务。
新型经济业态的持续创新探索
2017年,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现任国务院参事的徐宪平同志调研中科普瑞昇后,将创业的实践探索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作为创新的案例进行了讲解,同时在其所著的《驱散增长的迷雾-新常态下的新动能》一书中进行了探讨。中科普瑞昇将持续探索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矢志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创新领头企业。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中科普瑞昇公众号

创新药物评价

中科医脉小程序
电话: 4006 0551 06(官方热线)
0551—65221118(公司总部)
0551—67129201(业务咨询)
网址:www.precedo.cn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A6栋
Copyright © 2021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SEO标签
Copyright © 2021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常州 皖ICP备15024625号-3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合肥 皖ICP备1502462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