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深耕细胞工程 服务人民健康

关于我们

全部分类
/
/
安徽网:美国哈佛大学8名博士后相约来肥 组建科研团队逐梦强磁场

安徽网:美国哈佛大学8名博士后相约来肥 组建科研团队逐梦强磁场

  • 分类:近期要闻
  • 作者:本版稿件由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采写
  • 来源: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 发布时间:2017-08-31
  • 访问量:69

【概要描述】2013 年 10 月,新安晚报在全国率先报道了王俊峰等七名哈佛大学博士后相约回国,前来合肥科学岛,“加盟”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故事。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四年。四年里,这个团队又迎来了新伙伴任涛的正式“加盟”。日前,在科学岛上,八名博士后再次向记者回忆了回国的经历,并讲述了这四年来的科研进展和创新探索。

安徽网:美国哈佛大学8名博士后相约来肥 组建科研团队逐梦强磁场

【概要描述】2013 年 10 月,新安晚报在全国率先报道了王俊峰等七名哈佛大学博士后相约回国,前来合肥科学岛,“加盟”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故事。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四年。四年里,这个团队又迎来了新伙伴任涛的正式“加盟”。日前,在科学岛上,八名博士后再次向记者回忆了回国的经历,并讲述了这四年来的科研进展和创新探索。

  • 分类:近期要闻
  • 作者:本版稿件由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采写
  • 来源: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 发布时间:2017-08-31
  • 访问量:69
详情

2013 年 10 月,新安晚报在全国率先报道了王俊峰等七名哈佛大学博士后相约回国,前来合肥科学岛,“加盟”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故事。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四年。四年里,这个团队又迎来了新伙伴任涛的正式“加盟”。日前,在科学岛上,八名博士后再次向记者回忆了回国的经历,并讲述了这四年来的科研进展和创新探索。

 

别了,哈佛!

你好,科学岛!

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张钠、林文楚、张欣,他们现在都是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研究员。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都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他们的办公室都离得不远,有的就在隔壁,有的也只隔一条走廊,因此彼此都非常熟悉,而这也促成了他们一同相约回国,“投奔”科学岛。

最早回国的是王俊峰。本科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王俊峰先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然后前往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2004 年到 2009 年,王俊峰一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工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俊峰得知中国要在合肥科学岛上建设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这让他很激动。曾在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读博的王俊峰,深知强磁场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在当时,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负责人匡光力,也在寻找一个既懂强磁场,又懂生命科学的优秀科学家,来领导这一方向的研究。

2009 年 6 月,求贤若渴的匡光力与寻找用武之地的王俊峰,在科学岛相遇。双方一拍即合,王俊峰当即决定,离开哈佛大学医学院。2009年 8月,王俊峰来到科学岛,加入了强磁场科学中心。

 

组人才队伍

八博士后全员到齐

现代科学研究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一个由相关学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形成规模优势。刚刚开始建设的强磁场科学中心,迫切地需要各路人才。因此,来到强磁场科学中心后,王俊峰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工作过的哈佛大学医学院。

就在这个时候,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的刘青松,也萌发了回国的念头。他带着一个10人的中国留学生团队,来到中国,从北往南考察了一圈,上海、北京等地的不少科研单位,都给他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作为刘青松的老朋友,王俊峰自然也向他发出了邀请,强磁场科学中心需要刘青松,来组成药物学研究团队。

被强磁场科学中心建设涵盖生命科学多个方向的转化型科研团队的规划吸引,刘青松决定来到科学岛。随后,在刘青松的动员下,刘静、张欣、王文超、张钠、林文楚、任涛相继回国,八名哈佛博士后全部到位,一个完整的科研团队也逐渐成形。

刘青松告诉记者,八个人的研究方向各有特色,他们和其他同事组合在一起,在强磁场科学中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团队,“希望我们能利用一流的实验装置,在生命健康领域做出更多的成果,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王文超、张欣、张钠、王俊峰、刘青松、刘静、林文楚、任涛(从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新华社图片

 

很多人科研成果比在哈佛还大

距离第一名博士后回国,已经有八年时间。这些年里,科学岛上的“哈佛团队”,已经陆续做出了不少成果。

其中,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等组建的肿瘤药物研究团队,花了近 5年时间,在强磁场科学中心建起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并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平台,建立起了完备的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研究体系。

据了解,高通量细胞筛选库囊括了近 70 种癌症激酶靶点,细胞种类达 150余种,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该细胞库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这也将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而在基础研究领域,他们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王俊峰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就曾被世界权威科技杂志《自然》发表。匡光力告诉记者,短短几年,这个团队已经做出非常漂亮的工作,每年几十篇好文章,在国际领域初步显出影响力,“很多人的科研成果比在哈佛还大,发展更快。”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普瑞昇公众号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药物评价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医脉小程序

 

电话:   4006 0551 06(官方热线)   

             0551—65221118(公司总部)
    0551—67129201(业务咨询)

网址:www.precedo.cn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A6栋

Copyright ©  2021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SEO标签

Copyright ©  2021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常州   皖ICP备15024625号-3